異位性皮膚炎


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或反覆發作的發炎性皮膚病,通常在新生兒或幼兒期便會發生,病人通常感覺很癢且身上出現濕疹皮膚炎的急慢性變化,且皮膚容易乾燥,也常出現毛囊角化,掌紋變深,眼框周圍變化,皮膚苔癬化等問題。另外,本身或家族的其他成員也常常合併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結膜炎等其他過敏症狀及血液中 IgE 較高的體質。

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與注意事項:

  1. 情緒的控制:情緒容易急躁不安、感到較為自卑,而負面的心情則易使癢感增加、病情加重。所以家人應該付出較多的耐心與關心以陪伴病童度過這段發病期。
  2. 沐浴、清潔、滋潤:皮膚濕潤,移除痂皮,但不要用太熱的水或鹼性肥皂清潔身體會使身體變得太乾燥而更加容易發癢,也不要使用藥皂,會增加細菌的抵抗性,洗澡時可在澡盆內加入一些沐浴油或特別適合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肥皂以減少清潔時皮膚的水分散失,另外保濕性的油膏或乳霜可以每6小時塗抹一次避免皮膚乾燥。
  3. 環境、衣物:避免接觸刺激物如羽毛、棉花枕頭,尼絨、羊毛或寵物的毛、或地毯製品,儘量穿著柔軟、舒適、不緊密的衣服,布料上則應避免毛料而多選擇棉質布料,在環境上也應避免過熱以及溫差過大的情況。
  4. 藥物治療:低效或中效的外用類固醇是疾病發作或惡化時的第一線用藥,外用免疫調節劑是處置異位性皮膚炎的二線藥物,它的效果已被證實,但避免使用於2歲以下的小孩且使用時應注意防曬。在口服藥方面,抗組織胺可達到相當好的止癢效果,但若同時有細菌感染時就必須加上口服抗生素,至於口服類固醇由於長期使用會產生相當的副作用,所以除非其他方法無效否則不會常規使用。另外光照療法也是很好的選擇,對於輕度或中度患者可使用的有窄頻紫外B波或是低劑量紫外A1波,嚴重性或急性惡化的病程應使用較高劑量的紫外線A1。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皮膚科關心您的健康

回上一頁

版權所有©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 (大慶院區)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電話 : (04)2473-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