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的階段


  傳統上將分娩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期,隨著真正的分娩子宮收縮,子宮頸開始擴張,直到完全擴張為止;第二期,從子宮頸完全擴張到嬰兒出生;第三期或胎盤期,從嬰兒出生時直到胎盤娩出後。
  有些權威人士將胎盤出後1到4小時定為分娩的第四期,強調此時必須密切觀察產婦,以確保產婦的安全。在計劃護理措施時第四期的確有必要,但是為確保產婦安全所訂的護理措施,應該包括整個懷孕期、分娩和生產,以及產後,不只是在嬰兒出生後的1個小時之內。有些醫護人員不使用第四期這個名稱,反而造成與其它醫護人員溝通上的困難。有關分娩的新名詞中已經取代這些過時的名詞了。
  費德曼(Friedman)(1978)根據每個生產期的目標,將第一期和第二期細分為幾個階段,即:準備階段、擴張階段和骨盆階段,接著就是生產。

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是指當子宮收縮變得規則且協調時,子呂頸正準備開始擴張的階段。這個階段又由二個時期所組:潛伏期和加強期(活躍期)。


  在潛伏期時(此分娩時期開始於規則的子宮收縮,結束於子宮頸開始迅速擴張之),子宮收輕微且短暫(20~30秒)。子宮收縮的時間長短和強度逐漸增加。此時子宮頸開始變薄並且從0公分擴張到2公分。初產婦的潛伏期持續約6小時,經產婦則持續約4.5小時。產婦進入分娩時,如果子宮頸尚未成熟或尚未柔軟,潛伏期將持續更久。


  分娩時太早給予止痛劑,會延長潛伏期。如果胎頭和骨盆不成比例,潛伏期也會延長。心理方面已做好分娩準備的產婦,在每次腹部有拉緊感覺時不會緊張,故潛伏期的子宮收縮僅造成輕微的不適。產婦可繼續走動並且準備生產,例如:準備她要到醫院或生產中心所需要的用物,或為她不在家時先做好安頓其他孩子的準備,並且給予即將負責照顧孩子的人一些指示。


  加速期是分娩第一階段的另一時期。此時期中,子宮頸開始更迅速地完成擴張;子宮收縮更強烈(持續30~45秒,間隔3~5鐘)。此時期在初產婦持嬻約3小時,在經產婦則持續約2小時。可能會有出血或胎膜自發性的破裂。雖然這對產婦而言是十分難熬的時刻(子宮收縮開始像咬人般的疼痛,或引起真正的不適),但也是令人興奮的時刻,因為她知道有某些神奇的事正在進行著。當她了解真正開始分娩的那一刻也是令她害怕的時刻;她已不回到沒有孩子的生活了。

擴張階段
  擴張階段,或分娩的第二階段,是子宮頸擴張進行到最快速的時期(也稱為最大斜率期)。此時給予止痛劑,對於產程進幾乎沒有影響。子宮頸的擴張,初產婦平均以每小時3.5公分的速率進行,經產婦則平均每小時擴張5.9公分。 
  部分產婦以為子宮頸的擴張在整個分娩過程中,是以穩家的速率進行。當她們了解到前10個小時中(潛伏期和加速期),她們的子宮頸只擴張了4公分,她們會很失望。她們猜測分娩將再持續至少151個小時以上。不過到了這個階段,初產婦的子宮頸擴張由原來的4父分增加到8公分只要1到2小時;經產婦可能要半小時就夠了。在擴張階段,子宮收縮強烈、持久且頻繁(持續45~60秒,間隔2~3分鐘)。有些產婦企圖在此時藉向下用力或向前推進的方式加速分娩。你必須衛教她們不要這樣做。等待子宮頸完全擴張是很重要的。否則子宮頸會發生水腫使分娩變慢。

骨盆階段
  骨盆階段包括減速期和胎兒下降期。減速期是一個誤用的名詞,此時分娩的進展並未減慢;子宮頸擴張到了最後階段,且子宮頸向上縮到胎兒先露部位之上。子宮的收縮非常強烈,以致於在子宮收縮達高峯時,子宮的感覺像木板般,並且子宮收縮的時間很長(約60~70秒)。如果胎膜尚未破裂或未經羊膜切開術切開,通常在子宮頸完全擴張時一定會破裂。如果胎膜未破裂,現血會在黏液塞排出時出現。初產婦的減速期平均約1小時;經產婦則約半小時。


  子宮頸完全擴張且向上到胎兒的下降和骨盆的準備迅速展開。產婦會經歷到短暫的噁心或嘔吐,因為胎兒向下移動時施於胃部的壓力消除。子宮收縮從產婦已習慣的升一下降型態,改變成為壓倒性的,無法控制的收縮。產婦不由自主地想向前推進或向下用力。當她這樣用力向前推進時,她會出汗且頸部血管擴張。當胎兒下降到骨盆緣,超過了開放的子宮,產婦的會陰開始膨出,陰唇開始分開,陰道口也伸展開來,胎兒的先露部位出現(稱為著冠,crowning )。如困子宮頸黏液在胎兒之前被排出,則會有額外含少量血液的現血。


  當這些分娩型態改變發生時,產婦會經歷到驚慌或急性焦慮,變得激動或好爭論。在這之前她可能覺得她可以控制分娩過程,明白她能藉著呼吸運動控制疼痛或不適的程度。現在腹部的感覺如此強烈,以致於分娩似乎控制了她。幾分鐘前,她喜歡別人用一條冷布擦拭她的前額;現在她會要你把手拿開。幾分鐘前,她還喜歡丈夫摩擦她的背;現在她拒絶他的觸摸或要他離開。


  產婦要經歷幾次這種新型態的子宮收縮,才會了解每件事仍然進行得很順利,只是有所不同而已;而且這樣的子宮收縮感覺還好並不令人害怕,而且能隨著子宮收縮感覺還好並不令人害怕,而且能隨著子宮收縮向下用力推。事實上,向下用力推的需要變得如此強烈,以致於她不得不用力。她幾乎聽不到房間內圍繞她的人的講話聲。她也聽不到你的指示。她所有的能量、思想,都全神灌注在生下她的孩子這件事情上了。
  
高度 Station
  高度意指胎兒先露部位與坐骨棘高度的比較。當先露部位與坐骨棘等高時,高度是0(即進入產位)。如果先露部位在坐骨棘之上,距離的測量和描述為-1公分(高度-1),-2公分(高度-2)等。如果先露部低於坐骨,距離的判定(+1公分,+2公分等)及設定為高度+1,高度+2等。當高度+3或+4時,先露部位在會陰處,如果把女陰分開可看得到(胎頭初露)。


  要記住以坐骨棘為準,高度是「+」或「-」。只要想想看你正在試著完成什麼即可(要將胎兒籨骨盆緣上方移到下方)。當胎兒進一步朝向出生的目標時(超過中骨盆),高度變成「+」的。當你對父母親解釋進入產位和高度的意思時,要說清楚坐骨棘是鈍的骨骼突出物。沒有父母親喜歡覺得他們的孩子要通過像針一樣尖的坐骨「棘」。

產後子宮的恢復
  同樣的收縮過程使子宮的實體縮小。胎盤和胎膜排出後,子宮壁變厚且收縮,將子宮由一個大到足以容納7磅重胎兒的容器縮小成葡萄柚般大小。可以將子宮的收縮比喻為一根已經拉長了很多個月,現在又回到正常長度的橡皮筋。橡皮筋沒有損害,只是形狀改變了。自體溶解(Autolytic)的過程將小部分的子宮壁細胞解為蛋白質分子,然後,由血流吸收再由尿液排出。但是,使得子宮實體縮小的主要機轉仍然是子宮的收縮。這就是為什麼產後期和懷孕時一,並不是疾病期,並不是將壞死的細胞排除,而在基本上仍為一段正常的變化時期。


  復舊過程中,子宮永遠不會完全恢復到處女的狀態,但是其大小的改變卻是很戲劇化的。剛生產完子宮的重量為1000克。第一星期結束時,重500克。復舊完成時(六星期),大約重50公克(未懷孕前的重量)。


  胎盤娩出的最初幾分鐘內,當子宮收縮時,可以在腹壁介於肚臍和恥骨聯合的中線上,摸到子宮底。產後一小時,上升至肚臍,大約維持這種高度24小時。之後,每天大約下降一指幅(F)(1公分)。所以產後宮底;第二天,肚臍下二指幅;以此類推。這種下降程度,可以記錄成肚臍下1公分,肚臍下2公分等等。一般婦女的子宮到了第九或第十天,已經收縮得很好,並且此時已進入骨盆,無法再由腹部觸摸到了(圖28-1)。由於餵母乳會釋放出催產素(oxytocin),所以餵母乳的母親子宮甚至會收縮得更快些。


  觸診時通常可以在腹部中央摸到子宮底,雖然有時候會稍微偏右,這是因為懷孕時乙狀結腸將子宮底推到右邊,因此子宮底就一直保持偏右的位置。應該在婦女排空膀胱後不久測量子宮底的高度,因為脹滿的膀胱會使子宮無法收縮,由於子宮韌帶的鬆弛而將子宮向推,如此可能得到不正確的數據。


  如果有下列各種情況,子宮的復舊可能會延後,例如:多胞胎或羊水過多;產程過長或難產引起的倦怠;多次生產;或者過多的麻醉劑產生的生理作用。如果有胎盤或胎膜存留,或者膀胱脹滿的情形,子宮可能收縮不良。復舊的發生和婦女的營養是否良好,以及產後是否早期下床(地心引力可能是原因之一)很有關係。


  評估產後子宮的軟硬和評估它的高度同樣重要。收縮良好的子宮底為堅硬的。可以和葡萄柚比較,不僅比較大小,而且可以比較硬度。無論何時發垷子宮底鬆軟時,則不論它在腹部的位置為何,子宮底都沒有收縮。

診斷各階段陰道分泌物
現血

  現血為一種帶血的紅色黏液分泌物。當現血出現時,表示子宮頸正在擴張,填塞在子宮頸內的黏液塞(Mucous Plug; Operculum)被排出來。另外,由於胎頭的擠壓造成子宮頸黏膜微血管破裂,也會有現血的出現。一般而言,黏液塞排出後或現血出現後24至48小時內,就會開始分娩。但黏液塞也有遲至分娩開始後才被發現。現血的量通常會隨子宮頸漸進的變薄擴張而增加。

破水
  有清澈的液體自陰道流出,俗稱破水即胎膜破裂。正常的破水是發生在產程的活動期。若分娩過程開始前即破水則稱為早期破水,其發生率有12%,早期破水的個案中會有80%在24小時內進入產程,因為破水會誘發分娩。


  溢出的羊水量會有很大的差異,需視破裂部位及先露部而定。若破裂部位較高或裂口較小,羊水可能是涓涓細流;若破裂較完全時,囤積於先露部的羊水就會傾盆而出。之後,羊水就不斷隨子宮收縮而湧出。破水有時會出現臍帶脫垂,尤其是先露部不正常,或先露部未降至骨盆;另外,因胎膜破裂,使胎兒的防線被破壞,而易產生子宮內感。

羊水相關問題
  羊水由羊膜生長,生成速率約每24小時500c.c懷孕末期總量約1000c.c。胎兒會吞飲羊水,經由胎兒腸胃道到胎盤排出,少量羊水可能由胎盤直接吸收。如果胎兒不能吞飲羊水,如無腦畸形或食道閉鎖,使羊水常超過2000c.c,而形成羊水過多(Hydramnios)的現象。當胎兒12~16週之後腎臟能產生尿液時,胎竹的尿液就加入羊水當中;若胎兒腎功能不全會造成羊水過少(Oligohydramnios;羊水少於300c.c以下)。


  正常的羊水為澄清透明的液體,微有血液的味道,當待產婦羊水出現異味或黏稠度增加,表示有高危險性感染的可能;綠色的羊水表示胎便染色;呈現黃色的羊水則可能顯示破水超過36小時或是胎兒出現溶血性疾病;而當出現暗紫紅色的羊水則表示有血液著色,可能象徵胎盤早期剝離的現象。


  待產婦通常無法確定是真的破水了或是懷孕末期常發生的子宮對膀胱施壓而造成的尿液失禁,產房護理人員可利用數種測試以協助評估羊膜狀態。


1. Nitrazine試紙:此紙對於ph值的變化非常敏感,由於尿液和陰道分泌物呈現微酸性,黃色的試紙不會變色,但是假使羊膜已經破裂,因羊水呈微鹼性,此時將試紙放在潮溼的陰道組織或產墊上,則試紙會因羊水流過陰道而變成藍色。此乃臨床普遍採行的判斷法。


2. 羊齒試驗(Fern Test):以一無菌的棉棒深入陰道內,然後將得到的標本(Swab Specimen)塗在玻片上,乾燥後,可在顯微鏡下出現羊齒狀的結晶體,因羊水中含有高量的雌性素,而尿液和陰道分泌物則不會出現此特徵。

 

羊水過多
  羊水過多之症狀是子宮底高度超過正常妊娠週數的標準高度,無法聽清楚胎心音及不易觸診到胎兒,產婦常有呼吸困難、嚴重的下肢水腫、靜脤曲張、痔瘡或臥式低血壓出現,通常可用X光或超音波來確實羊水過多或是有胎兒畸形現象。


  羊水過多醫療措施是在待產婦出現呼吸困難或疼痛時可經由陰道或羊膜穿刺術除去過多的羊水。經由陰道去除羊水的危險性是可能造成臍帶脫垂和無法控制流出的速度及量。而經由羊膜去除羊水需注意無菌技術以減少感染的危險。

羊水過少
  羊水過少常與過期妊娠或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合併發生,其臨床症狀是子宮底高度過低。分娩過程常合併功能不良性分娩、產程延長及破水時出現臍帶受壓現象。臨床處置為以無菌之生理食鹽水緩慢注射入羊膜腔,以減少臍帶受壓之發生。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發生時,產婦會突然間坐起來緊抓她的胸部,且無法呼吸、發紺、心臟衰竭、休克,約25%的病人在發病一小時內死亡,未立刻死亡的個案通常合併嚴重的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而有大量出血及低纖維蛋白血症出現。


  其醫療措施為:緊急給氧,並立刻給予心外按摩,給予毛地黃、輸血、凝血因子的補充,必要時給予肝素來制凝血作用的繼續進行。但不幸的這些醫療措施常不見得能使血栓離開部,大部的病人會死亡。其預後視血栓大小及緊急處理之技巧及時間而定,即使被救活,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的比率很高。

惡露
  胎盤和胎膜的分離發生於海綿層或基蛻膜的外層。產後第二天,留在胎盤部位下蛻膜層(7公分寬)和子宮內的蛻膜層分為可以區別的二層。內層和子宮壁的肌肉連接,會留下來作為基底,新的子宮內膜層由此形。鄰近子宮腔的那一層(外層)會壞死,成為子宮分泌物的成份之一,和經血一樣由陰道排出。子宮分泌物包括血液、蛻膜碎片、白血球、黏液、和一些細菌,稱為惡露。


  沒有胎盤附著的子宮內膜經由剝落過程,可以完全地清除,大約三星期就會再成為具生殖功能的子宮內膜。胎盤曾經種植的部位則需要大約六星期(整個產後期)才能清除和痊癒。


  產後最初三天,惡露的成分幾乎完全是血液,僅有少量的蛻膜和黏液。由於血液的顏色,所以稱為紅惡露(lochia rubra)。當排除的組織中所含的血量減少(大約第四天),以及白球侵入(如同它們在任何痊癒表面所做的一樣)時,分泌物就變成粉紅色或棕色(漿惡露lochia serosa)。大約第10天時,分泌物的量減少且變成無色或白色(白惡露,lochia alba)。雖然惡露通常在整個產後六星期中持續分泌,但是大多數婦女的白惡露於產後第三星期時就消失了。

惡露的評估
  產婦在產後2到6星期會有惡露。產後的第一個小時,每15分鐘檢查子宮底的收縮情形時,應該為母親更換產墊,並且評值惡露分泌物的特質、量、和顏色。第1小時的紅惡露可能含有小血塊。依據產婦正常的月經量來評值其惡露量。問她正常月經周期時多久須更衛生棉或棉條一次。


  當你為產婦翻身檢查會陰時,要確定有檢查臀下,以免疏忽了滲入產婦腎下的血液。如果你觀察到陰道分泌物不斷地滴出,或產婦每15分鐘就浸濕一塊產墊,表示她失血量比正常多。需要由醫生或護士助產士檢查一下,以確定沒有子宮頸或陰道的撕裂傷。

施行會陰切開術產婦的照顧
  由醫師負責接生的醫院,會陰切開術幾乎已變成例行性的外科手術了。在美國,陰道生產的產婦,超過65關有執行會陰切開術,其中初產婦高逹80%。然而,例行性施行會陰切開術到目前仍是爭論中的問題,贊成者主要強調會陰切開術可以降低會陰裂傷的比率、縮短第二產程的時間、減少胎頭在分娩時受壓而造成腦損傷,然些依臨床觀察所獲得的資料並未得到研究的支持。但是會陰切開術帶來皂危險性則已在臨床實務及研究中得到證實,如失血量多。嚴重的會陰傷口疼痛(發生率逹60%)、增加感染機會、會陰的水腫與疼痛會造成產後排尿和排便的困難、可能持續六個月或更久的性交困難(Dyspareunia)等。
  會陰切開術是一種會陰的切開手術,施行於分娩前,在第二產程末,當胎頭著冠(Crowning)後,醫師即會先在會陰和下陰道進行陰部阻斷(Pudendal Block)麻醉,後以鈍頭的剪刀剪開會陰。會陰切開術有兩種手術型式,一種是自陰道口的下線中點宜線切開會陰的黏膜、皮膚、肌肉以及肌膜至肛門括約肌上方1公分處,稱為正中會陰切開術(Median Episiotmy),一種自陰道下線中點開始,採45度或更小的角度向右下或左下直線切下,是為中側會陰切開術(Mediolateral Episiotomy)(見圖12-10)。正中切開術的優點是失血量少、切口易縫合及癒合,且對產婦造成的不適感較少,缺點則是若傷口延長時,可能會傷及肛門括約肌及直腸。而若產婦會陰部較短、胎頭大或產程有困難時,較常使用中側會陰切開術,因為其優點是切口較不易裂至肛門括約肌及直腸,而缺點則是會增加失血量、切口較難縫合、癒合時間長以及產後不適等。


  會陰裂傷經常發生於急產、難產或執行會陰切開術時,會陰裂傷依其所含蓋的組織可分為四個程度。發生以上裂傷時,一般先以細羊腸線縫合直腸前壁,再將斷裂之肛門括約肌縫合,然後照一般會陰切開縫合術,縫合陰道壁及會陰。


  產婦在傷口縫合時往往會因害怕以及輕微的疼痛而感到焦慮、不適;此時護理人員可以解釋縫合的過程,並且向產婦保證有使用局部麻醉劑減輕疼痛,以降低產婦的壓力。或者可將手放在產婦肩上提供支持,如果觀察到產婦仍會疼痛難忍,則護理人員亦可作為產婦的代言人,提醒醫師適時再追加局部麻醉劑。另外,勵夫婦兩人分享此時的喜悅與早期親子關係的建立是此刻非常有意義的護理活動,亦可有效的轉移其注意力,促進舒適。

第一度 裂傷部位包括皮膚或陰道黏膜,但未延伸至肌肉層。
第二度 裂傷部位從皮膚及陰道黏膜延伸至會陰肌肉。
第三度 裂傷部位從皮膚、陰道黏膜、肌肉延伸至肛門括約肌。
第四度 裂傷部位從直腸黏膜延伸至直腸腔。


會陰切開術
  會陰切開術是一種會陰的手術切開,它可避免會陰的撕裂傷,以及減輕生產時對胎頭的壓力。會陰切開術的切法是用鈍頭的剪刀在會陰的中線切開(正中會陰切開術)或在中線處開始,但朝向側方遠離肛門(中側的會陰切開術)的方向。中側的會陰切開術優於正中切開,亦即如果撕裂傷範圍超過切開處時,它會遠離肛門而較不會有肛門黏膜撕裂傷合併症的危險。不過,正中會陰切開術較易癒合,造成較少的血液喪失,並且使產婦產後不那麼痛苦。


  會陰切開術以前只有在快發生撕裂傷時才做,但是現在被視為是正常生產的一部。會陰切開術形成一乾淨的切口,替代了不整齊的撕裂,並減少在胎頭處的壓力,而縮短第二產程的最後部分。


  胎兒先露部位抵住會陰的壓力是如此強烈,以致於會陰的神經末梢暫時失去感覺。因此,會陰切開術可以在產婦沒有接受麻醉下進行。切開時會有少量出血,但是胎兒先露部位的壓力好像止血栓塞堵住切口邊緣,並且使出血減到最小。一般胎頭在會陰處壓力解除時,向前移動徥相當多。

協助腸道的排空
  灌腸的意義目前仍在爭議中,因此,它不一定是待產的一項例行常規,不過,目前台灣臨床大多數醫院除了某些情況不適合執行外,仍將它列入常規項目。
  在待產前先執行灌腸的目的,一般相信它有以下幾個優點:
1. 排除下腸道存留的糞便,以增加胎兒通過產道時的空間。
2. 刺激子宮收縮,以利產程之進行。
3. 避免待產婦第二程用力時排便,造成產婦困窘或不敢用力。


在臨床上,下列狀況應避免施行灌腸;急產、胎兒先露部已下降、陰道出血、胎兒窘迫或有可能安胎的個案,避免再刺激子宮收縮,加速產程;對於已破水的個案,為避免缺乏蔽護的產道和胎兒受到胎便污染的危險,亦不宜灌腸。另外,灌腸可能導致第二產程排便,造成無菌區污染,此點亦是灌腸的缺點之一。
  灌腸這項技術對於一般病人而言,會造成相當大的不適,對於待產婦而言,更是加倍的不適與困窘。護理人員在執行灌腸之前,首先要顧及產婦的隱私,並詳細解釋檢查過程,向待產婦保證將儘可能地輕柔,如果自覺有任何不適的感覺時請告知護理人員。最好利用兩次子宮收縮間隔插管,插入肛管前,務必記得先潤滑管子前端,以減少肛管通過肛門組織時造成疼痛,尤其是對有痔瘡的待產婦此點更是重要,另外,灌腸液的溫度亦需考量,以增進待產婦的舒適感。


  灌腸,可請待產婦在有便意感的時候上廁所排便(需有人陪伴),這時可衛教她在排便後,衛生紙要由前往後擦拭,以避免將肛門口的糞便攜帶到前面的產道,待產婦回病床後,應再執行會陰沖洗一次,以保持會陰部清潔,儘量減少糞便污染的可能。

灌腸的施行
  以往,在分娩早期,每位產婦均須灌腸。因為醫護人員認為此時清洗腸道,可避免生產時排遺,造成產道的污染;而且他們認為腸子的蠕動可增加子宮的收縮,並可能加速產程的進展;灌腸使下半段大腸內糞便排空,或許可使胎頭較快下降。不過,有些灌腸液留在下段大腸處時,由於胎頭抵著下段大腸的壓力,有些大便反而可能在生產時排出。至於,灌腸可否加速產程的進展、或加胎頭的下降,仍在爭議中;因此,灌腸不再是一項常規的手續了。


  如果在個別情況下指定要灌腸,那麼不宜給予接近第二產程的產婦灌腸,以免她彎腰排便時,也排出胎兒。胎膜已經破裂的產婦也不可灌腸,因為會使缺乏遮護的產道和胎兒,受到糞便污染的危險。


  對於非產婦而言,灌腸是件不舒服的事,而對於待產婦而言,則是加倍的不適。便捷式灌腸(Fleet enema)不只是灌腸方式中最便利的一種,而且對於產婦而言是最舒適的一種,因為只需注入少量的液體,且速度很快。但在將灌腸器頂端插入產婦直腸時,可能會有些困,難這是因為胎兒先露部壓在肛門處,以及懷孕期間的痔瘡所造成的;灌腸時一定要顧及產婦隱私,並給予解釋,表明你也明瞭灌腸是產婦所不期待發生的事。向產婦保證你將儘可能地輕柔;如果產婦告訴你子宮開始收縮或有腹部痙攣時,停止灌腸液的水流,直等到她的不適消除。確定灌腸器的尖端已先潤滑,這樣通過痔瘡組織時才不致造成疼痛。


  灌腸後,可讓產婦起床到浴室排泄。提醒她在排出灌腸液後,要由前往後擦拭,才不致於將糞便攜帶到前面的產道。產婦回床後,再次測量胎兒的心跳,因為灌腸液的壓力會壓迫到胎兒的臍帶。


  在台灣,目前大部份的醫院仍保留有剃除會陰部陰毛(Perineal Shaving)這項例行常規。剃薙在臨床上有其優缺點,優點是方便產科醫師執行會陰切開術或縫合裂傷傷口,缺點在於完全剃薙(從陰阜、會陰至肛門區域)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機會,所以臨床上一般只需剃除陰蒂至肛門區域即可。此外,產後局部毛髮開始生長時,婦女可能會經歷局部發癢的困擾,這也是持反對意見者考量的原因之一。

 

  進行剃薙之前,首先應協助待產婦採仰臥姿勢,雙腳屈曲張開,並準備明亮的照明設備,以確保待產婦的皮膚完整性。護理人員戴上手套後,應先將會陰部以肥皂凍棉球塗抺一次第剃薙溶液因待產機構的不同而有差異),以避免剃薙時造成局部的疼痛。當會陰部塗抺肥皂凍之後,開始籨陰蒂處沿女陰周圍到肛門口剃毛,另一手將皮膚撐平,使皮膚呈緊繃的狀態,有助於剃刀的移動,注意動作要輕柔,由上往下剃除,以保持產道的清潔,進行到下半部的會陰區域時,可以請待產婦腳彎曲側向一邊,改成側躺姿勢,以清楚露出肛門區域。最後,當會陰部所有的毛髮都剃除後,經過會陰清潔後即完成會陰剃薙(如待產婦的子宮收縮已經難以忍受,為考量待產婦的舒適度,應可以不必堅持剃薙)。

定期排空膀胱
  膀胱脹滿會增加子宮收縮時不適的感覺,而且會影響胎頭的下降,導致產程延長,長時間的脹尿亦會造成產後尿瀦留的現象。護理人員應每1~2小時提醒待產婦解小便,以排空膀胱。如果剛解完小便,待產婦還有尿意,此及胎兒先露部卻對膀胱施壓所致,護理人員可直接觸摸待產婦恥骨聯合上方的部位,即可查知是否有膀胱脹的情形。

膀胱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每隔2到4小時,問待產的產婦是否要解小便。你必須提醒她小便,因為她正專心於她腹部許多的新感覺,以玫於可能誤解膀胱發脹的不適感為分娩的一部分。分辨膨脹的膀胱最好的方法是藉著叩診膀胱區域(排空的膀胱叩診時為鈍音;膨脹的膀胱有共鳴聲)。護理人員應該鼓勵產婦儘可能自動解尿。如果她不能解尿而膀胱膨脹時,她可能需要導尿。待產時導尿對於產婦是不舒適的,而且護理人員施行起來也困難,因為此時由於胎兒先露部位的壓力使女陰部水腫,造成尿道很難定位且尿道管向下伸展。需要小號導尿管(12-14F)且在兩次子宮收縮間插入導尿管。採用極小心的無菌技術,以避免尿道感染的危險性增加。

促進排泄
  由於產後的利尿作用幾乎在生產完後立刻開始,產婦脹滿的膀胱佷快會對子宮施予壓力,而阻擾有效的子宮收縮。同時過度脹滿的膀胱也可能對膀胱的功能產生傷害。


  生產1小時後給產婦便盆解尿。許多婦女這時仍有足夠的硬膜外、脊髓、或陰部麻醉的剩餘作用,所以排尿並無痛感(過一段時間當麻醉藥效消退,酸性的尿液碰到會陰縫合處可能有刺痛感)。有些婦女則因為會陰過於腫脹法在此時排尿。


  如果產婦的膀胱已經脹滿了,但是1小時之後她還是不能排尿,則需要為她導尿。多數產婦的膀胱此時並不會非常滿。不過,生產後4到8小時之內必須排尿,因為膀胱到了那個時候必然會脹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