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腫瘤

子宮肌瘤

撰稿人:洪上國醫師
子宮肌瘤為一常見的良性腫瘤,約佔生育年齡婦女的1/5~1/4,但大部份沒有症狀,至於其生成的原因,至今尚未明瞭,通常會隨著雌性荷爾蒙的刺激而長大,如懷孕或荷爾蒙治療時;相對的停經後而縮小,甚至在超音波下也看不到。

子宮肌瘤常見的症狀如下:
1. 不正常出血:這是最常見的症狀,約佔30%的病人,也是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嚴重者會造成貧血。為什麼會造成大量出血呢?主要是因為如果肌瘤長在靠子宮腔,那麼,肌瘤會阻礙子宮內膜的血流供應,並使子宮內膜的靜脈回流,受到阻塞而變形與腫脹,造成子宮內膜之潰瘍而流血。然而出血的時間卻不一定是月經前或月經後,也可能造成經期延長 ;出血的量也可能只是點狀出止。但嚴重者可能會出血不止,導致貧血。
2. 疼痛:較少見,主要是因為肌瘤變性,或感染,或因肌瘤扭轉而導致疼痛,另外一個導致疼痛的原因則可能是肌瘤長在子宮腔內,而子宮欲將此肌瘤排出所致。
3. 壓迫感:如壓迫到膀胱,則病人會時有尿液感卻解不出來,或只能解出少量之尿液; 如壓迫到直腸則有裡急後重之感;如子宮太大,會有腹脹或有下墜感。另外較少見的是肌瘤太大而後屈或長在子宮頸而壓迫尿道,導致無法解尿。
4.不孕:主要與子宮內膜下肌瘤有關,因為這個位置的肌瘤會導致子宮肉膜的血流供應不穩定,進而影響受孕。
5.流產:原因同上。

診斷:
主要根據病人之症狀而診斷,方式如下 :
1.內診:雙手觸診即可大略診斷有無肌瘤及大小。
2.超音波:主要用診斷肌瘤的大小與位置,尤其對於仍想懷孕的婦女特別重要,因為必須鑑別診斷是否為子宮內膜下肌瘤,或子宮異常;另外有時內診無法區別為子宮肌瘤或卵巢瘤,或其他子宮異常亦有所助益。
3.子宮鏡:主要用於區別子宮內膜下肌瘤或子宮內膜息肉。
4.抽血:可以看貧血之程度,或作為治療的參考。

治療:
1.對於沒有懷孕的病人:
有下列因素作為治療的指標 :
1)年齡
2)症狀
3)是否保留生育能力
4)大小
5)有無伴隨其他腫瘤或異常

治療的方式如下:
l)不治療:對於無任何症狀的病人且肌瘤不大或將停經的病人每 3-6個月追蹤即可。
2)症狀治療:輕微出血的病人,肌瘤不大,或想保留生育能力。
3)肌瘤切除:有上述症狀且想保留生育能力。
4)子宮切除:有症狀,內科治療無效,且不想再生育者。
5)內科療法:可用性腺激素刺激素之拮抗劑(GnRHa)治療,3-6個月,主要的對象為肌瘤太大,且仍想保留生育能力者,這在較大之子宮內膜下肌瘤是一個很好的治療方式,病人在治療3-6個月後,肌瘤可縮小約一半,此時進行子宮鏡肌瘤切除手術,可以降低手術風險及縮短手術時問。

2.懷孕的病人:懷孕期間一般而言觀察並追蹤肌瘤的狀況即可,至於是否剖腹產,則有下列考慮因素。
1) 以前開過肌瘤切除
2) 肌瘤長到子宮內
3) 肌瘤造成產道阻塞而可能難產時
4) 有適合剖腹產之適應症時

至於剖腹產時是否做肌瘤切除,則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因為即是很小的肌瘤在切除時,也會很容易出血。因此,生產時未處理之肌瘤,若未造成產後大出血,則等產後6-12 週再追蹤治療即可。子宮肌瘤雖是常見的問題,但卻也是最今一般婦女最困擾的問題。一般而言,如果肌瘤造成生活上之不便甚至干擾正常的生活作息,或是不孕,或併有其他的問題或腫瘤時,都應該治療以為上策。